1、基礎體溫法
基礎體溫,是指人體在經過較長時間(6~8小時)的睡眠后,尚未進行運動、飲食或受情緒變化影響時所測量到的體溫。正常育齡女性的基礎體溫與月經周期一樣, 呈周期性變化,其變化與排卵有關。正常情況下,女性處于排卵期時,基礎體溫會逐漸下降,維持在36.4℃~36.6℃間。
排卵日,基礎體溫處于由低升高的過程,在基礎體溫處于升高水平的三天內為“易孕期”;而排卵完成后24小時至其后幾天基礎體溫會升高0.3℃~0.5℃,一直維持到下一次月經來潮前。
2、乳頭觸痛法
女性應該都有這樣一個體會,就是每個月的某些天乳頭會變得非常敏感,在乳頭受到洗澡、換內衣等行為的碰擦、擠壓時感到疼痛。這是因為乳頭和乳腺管對雌激素很敏感,排卵期時體內雌激素會升高,使乳頭變大、變紅、顏色變深,敏感度增強,同時乳腺導管會變粗、變大、變長,使乳頭凸起。
3、試紙測試法
根據排卵試紙的原理來找出最適合排卵排卵試紙檢測排卵的方法,那就是在月經結束后的一周,每天使用排卵試紙檢測一次,如果發現排卵試紙起強陽逐漸增強,就要加強檢測的頻率,最好能夠每4小時測一次。如果對比試紙發現,排卵試紙開始減弱,并且迅速轉弱了,那說明即將排卵了,就可以安排行房。排卵試紙轉弱后的24-48小時內一般就是排卵的時間范圍。
4、排卵期測試法
月經周期很有規律的育齡女性,可通過月經周期來計算排卵期。正常來說,排卵日為月經來潮前14天左右,排卵日前5天和后4天為“排卵期”。
排卵期計算公式:排卵期第一天=最短一次月經周期天數-18天排卵期最后一天=最長一次月經周期天數-11天
5、宮頸黏液法
月經正常的女性,月經干凈后宮頸黏液量少,甚至沒有黏液,陰道干燥,為“干燥期”,屬非排卵期。月經周期中期隨著內分泌的變化,宮頸黏液增多且稀薄,陰道分泌物增多,陰道濕潤,為“濕潤期”,屬排卵期。
接近排卵日時,宮頸黏液變得清亮、滑潤且富彈性,像雞蛋清一樣,出現這種黏液的最后一天±48小時之間是排卵日。計劃受孕應選擇在排卵日前的“濕潤期”進行性交,受孕率高。
大肚婆時期,就想早點見到腹中BABY,只要Ta健康做啥都在所不惜,看到胎兒如此有趣的日常,準媽咪是不是更想見到小BABY?